时间:2022-09-28 16:57:02 | 浏览:1359
□王冰珂 闫增旗 姚海超
煤乡巨变,非凡十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平顶山市石龙区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走出了一条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这十年,石龙区聚焦全国独立工矿区转型发展示范区、河南省城乡融合创新发展先行区目标,积极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产业结构从“一煤独大”到“两主两辅多支撑”,城乡面貌更是加速蝶变。初秋时节,走进这百里煤海,去感受、见证时代的日新月异。
壮大新动能,新经济引领转型发展
8月11日,位于石龙区的河南百邦仓储物流有限公司营运大厅内一派忙碌景象:巨幅大屏上实时显示着货物热度分布图、车辆热度分布图、路线热度图等,工作人员忙着调度车辆、审核新注册的车主和货主资质,并进行在线结算。
近年来,石龙区抢抓网络货运机遇,瞄准全国一流目标,高标准规划建设了河南网络货运数字经济产业园,把网络货运发展作为做大做强平台经济、数字经济的重要抓手,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和措施。
因煤而立,依煤而兴,石龙区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独立工矿区。如何尽快摆脱煤炭资源濒临枯竭的困境,实现转型发展?
河南百邦仓储物流有限公司自2020年7月运营以来,依托研发投运的百邦智运APP,不仅开通了网络货运和无船承运两大业务板块,还运用“互联网+智能物流”数字化技术,实现了公、水、铁多式联运。目前,平台注册车辆近3万辆,注册司机3.6万余人,业务覆盖河南、山西、内蒙古、新疆等26个省(区、市)。截至目前,该公司累计营收达4.83亿元。
数字经济的巨大魅力也坚定了该区转型发展的决心。为全面扭转“一煤独大”的单一产业结构,石龙区构建了“两主两辅多支撑”产业发展体系,现代煤化工、新型建材等产业集群支撑作用更加凸显,陶瓷、碳素等成为产业发展新支撑,生物医药、新能源储能、数字经济等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动能。
同时,石龙区坚持把“三大改造”作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力抓手,东鑫焦化、东方碳素等骨干企业技术工艺全面升级,中鸿煤化获评“全国能效领跑”行业第一名、国家绿色工厂。坚持以创新赋能,建成国家能源高效清洁炼焦技术重点实验室,培育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2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40.7%。
以新经济为引领的转型发展,不仅重塑了产业结构,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石龙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原产业集聚区)入选国家开发区名录,2021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和营业收入分别达到115亿元、117亿元,首次双双突破百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由2016年的0.8∶77.4∶21.8优化为目前的1.3∶58.2∶40.5,产业结构日趋优化;2021年“三个一批”项目建设工作位列全市六区第一,2022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0%,增速位居全市第一。
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新能源储能、新材料三大新兴产业,持续提升新兴产业支撑引领作用;坚持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力争煤化工、新型建材、碳新材料等产业集群实现总产值突破200亿元……石龙区产业转型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
城乡一体化,打造生态宜居新石龙
8月10日,在石龙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工业二路工程项目工地,大型卡车来回穿梭,大型挖掘机轰隆作响。
“工业大道贯通路网工程是石龙区城市重点建设项目,目前道路基础建设基本结束,预计10月份建成通车。”石龙区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局长陆保杰说。
该项目只是石龙区加快推进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该区认真落实“项目为王、实干为要”的理念,谋划城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13个、总投资24.89亿元,其中续建项目2个、总投资21.07亿元,新建项目11个、总投资3.82亿元。
近年来,石龙区聚焦深化城乡融合,建管并重,提质扩容,让石龙更有颜值。
城市建设提速提质,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项目44个、完成投资30.4亿元,实施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项目7个、完成投资3.7亿元;城市功能日益完善,相继建成城市路网一期、二期,工业大道贯通工程,数字城管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新修、改造道路13条27.1公里,干线公路占比、公路密度位居全市第一;独立工矿区搬迁改造和棚户区改造加快步伐,2000余户群众搬迁至中心城区,2021年城镇化率达到78.7%,高出全省21.7个百分点。
城区之外,乡村发展也不落一人。近年来,石龙区聚焦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2亿元,实施扶贫项目154个,10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序列,843户2420名建档立卡人口全部脱贫,村集体经济覆盖率实现100%。同时,乡村振兴快速推进,昌茂纺织、昱祥农牧入选平顶山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连续举办两届“富硒红薯节”,成功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农村社区全部实现村村通、基本实现户户通,安全饮水城乡同网同质同价,村级综合性文化中心、卫生室全覆盖;累计完成农村改厕11455户,农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6%。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加快搬迁安置步伐,统筹推进农村社区集中整治、独立工矿区搬迁安置、城乡一体化发展等工作;构建“一区两带多节点”(石龙河西部生态恢复保护区、石龙河生态带和产居隔离带、城市公共绿地多节点)的生态格局;加强采煤沉陷区、矿山、石龙河等综合治理,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随着城区品质提升和城乡环境更宜居,一个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新石龙加速走来。
以人民为中心,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漫步在石龙区搬迁安置小区观湖佳苑,居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居民刘文正很是满足:“我们的日子越过越舒心,越过越有滋味!”他回忆说,搬迁前山高房子破旧不说,一大部分还因为地基下陷出现裂缝,交通也不方便,上区里看病、学生上学都很困难。
从漏水的煤矿塌陷区迁到安全平坦的集中安置区,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的建成,让刘文正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
2013年,石龙区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批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试点。2021年,石龙区独立工矿区改造提升工作顺利通过国家发改委评估,被列入延期三年继续支持范围。
近年来,石龙区以持续推进全国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试点工作为抓手,实施改造搬迁项目16个,总投资11.5亿元,累计获得国家扶持资金2.7亿元,安置塌陷区和开发区居民2100多户6300多人,极大改善了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石龙区紧扣群众期盼,办好民生实事。基本民生兜牢兜实,在还清过去数千万元养老金、住房公积金等欠账的同时,有效保障了“三保”支出;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7030人;累计投入教育经费9400余万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18所,成功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区;覆盖全民、城乡统筹、保障适度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形成,累计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3000余万元,惠及各类困难群众1万余人次;新建居家养老服务站和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3家、儿童之家12家。
同时,该区把群众关心的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和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作为突破口,切实让群众受益于城市发展。2022年重点做好6个交叉路口的升级改造,高标准提升改造龙湖公园、花果山公园,打造景观亮点,优化生态功能,切实为群众提供整洁舒心的活动场所;实施7条道路修建工程,构建城区路网网格框架。
件件民生实事,践行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近年来,石龙区财政民生支出保持连年持续增长,随着民生实事的集中办好,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也持续提升。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中流击水,勇进者胜。“站在新的历史坐标点,我们将加快富民强区转型跨越发展,争取早日建成全国独立工矿区转型发展示范区、河南省城乡融合创新发展先行区,为全市‘壮大新动能、奋进百强市’作出石龙贡献。”石龙区委书记甘栓柱表示。
□王冰珂 闫增旗 姚海超煤乡巨变,非凡十年。党的十八大以来,平顶山市石龙区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走出了一条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新路子。这十年,石龙区聚焦全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王冰珂 通讯员马鹏飞 姚海超 李林果平顶山市石龙区位于平顶山市西部,总面积60.6平方公里,辖4个街道办事处,3个城市社区、24个农村社区,总人口7.5万人(农村人口4.5万人)。近年来,石龙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10月23日下午,石龙区组织召开石龙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推进会。会议由区委副书记刘振伟同志主持,在区的县级领导、区委各部委常务副职、各单位一把手,各人民团体负责人,各街道办事处书记、主任、分管副职,各社区责任组长、第一书记、党支部书记
11月24日上午,区领导甘栓柱、刘振伟、李刚、王伟、尹小曼、赵红利、王勇等对嘉北科技高档陶瓷薄板、华鑫隆硅料提纯、新创佳减水剂、文体中心等10个在建重点项目进行现场观摩督导,询问项目最新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现场协调解决,要求参加观摩各项目
【讯】(河南经济报记者 吉娜 通讯员 马鹏飞)“作为一名退伍军人,我愿意奔赴前线,请您安排工作的时候把重要的位置交给我!”1月31日,河南省平顶山市石龙区军营社区书记(退伍军人)姬建平收到了6封请战术。军营社区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曾经是身着橄
映象网讯(记者 李学义 通讯员 马鹏飞)连日来,平顶山石龙区龙兴街道办事处精准研判当前省内外整体疫情防控复杂态势,不断加码人防关键,严把“入口关”,全面扎紧扎牢“外防输入”口袋。抓住“关键人”。7月31日以来龙兴街道率先落实戴口罩、勤洗手、
河南经济报记者 吉娜 通讯员 姚海超 李林果 马鹏飞 文/图平顶山市因煤而立,因煤而兴,是一个工业化新城。当前,该市面临转型发展阵痛期、高质量发展初始期、新技术新材料竞相发展机遇期、互联网+智能化制造起步期。在市委书记周斌带领下,平顶山市牢
您的持续关注是我们前行的动力12月12日上午,龙亭区举办“医保惠民生,政策进万家,爱心暖寒冬,温暖你我他”大型医保惠民活动。本次活动是由中共龙亭区委、龙亭区人民政府主办,龙亭区医保局联合区民政局、龙亭公安分局等单位共同承办。市医保局党组书记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保障和改善民生是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18年,义安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推进实施共享发展行动。聚焦"七有"领域,累计投入5亿元,高标准高质量滚动实施38项民生工程,全面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惠及97%以
编者按:宝丰生产的高纯石墨材料,占据全国市场六成以上;汝州大易科技公司是国家首批、河南唯一5A网络货运平台企业,年货运量河南第一、全国前十;高新区的宾康智能装备公司,让搬砖用上5G技术;新华区抖云科技公司发展数字经济,月销售突破1000万元
记者从4月23日闭幕的小店区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获悉,该区今年将办好20件解民忧、纾民困、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好事。 这20件民生实事分为拓展公共服务、优化居住环境、方便群众出行、打造宜居环境、提升医疗服务、丰富文体生活、保障公共安全7大类。
河南日报讯(记者张建新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王冰珂)1月22日,平顶山市石龙产业集聚区内,东鑫焦化技改、碳新材料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正在稳步推进,工地上一派繁忙景象。石龙区素有“煤海之乡”之称,曾是平顶山市乃至全省的主要煤炭开采地和输出地
在位于泰城东部的上高街道,今年5月开业的泰安新城·吾悦广场,打响了泰山区东部商圈加速繁荣的“发令枪”;在位于岱庙街道的金星片区,5月底动工的片区回迁项目正在紧张挖槽,项目进展关系到663户居民的“安居梦”;在位于环山路以北的省庄镇北部山
平报融媒记者 闫增旗7月28日上午,由市委宣传部组织的省媒“数字经济和新能源、新材料、新产业”主题采访团走进石龙区,来自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河南经济报、河南商报、大河网、映象网等十余家省媒驻平记者围绕石龙区网络货运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情况,到
为进一步提升群众生活舒适感、满意度,今年大荔县投资45亿余元,确定了多个重点事关群众福祉的民生项目,让发展红利惠及群众教育、住房等生活领域。当前,这些民生项目建设正在稳步有序推进。在今年一月份开工建设的大荔县许庄职业中学项目,目前正在稳步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