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7 19:38:35 | 浏览:607
兴宁市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不断改进惠民信息平台硬件、软件建设和机制建设,拓展平台的“公开、宣传、查询、监管”功能,着力提升监督实效。
平台建设注重“四突出”
突出公开的全面性
近年来,该市坚持“应公开尽公开”原则,每年对惠民强农政策、补贴项目进行“梳理、汇总、刷新、扩容”,渐次增加(调整)至当前的51项,涵盖涉农领域、扶贫领域、计生奖励、农机补贴、社保、水库移民扶持资金补贴、村务、财务、党务等信息。至今年9月底平台已累计发布惠民补贴信息1099万多条,发送惠民补贴短信近3100万多条。
突出数据的安全性
对惠民信息数据进行加密传输。增加网页防篡改系统,新增数据加密存储模块,保障平台的数据安全。加强对用户登录的身份可靠性校验。涉及的职能单位、政数局、纪委监委用户登录时,必须使用CA数字证书登录。建立数据调取严格审批制度。对涉及个人隐私的数据,经严格审批后到相关部门调取数据,有效保护个人隐私。
突出监管的准确性
增强惠民信息数据分析与监测功能,利用信息化技术对平台发布的惠民资金数据进行分析比对,检测分析其中涉嫌违规的问题数据,有效解决人工排查难问题。将违规领取惠民补贴,事后拒不返还、或暂未还清等补贴对象纳入黑名单库,在未取消黑名单之前,系统提醒有关部门暂停发放相关补贴。
增强预警问题闭环管理功能,对涉嫌违规的问题数据和超时未回复群众咨询和投诉的情况,自动生成电子化处置工单,由政数局派发给相关单位处理。
突出查询的便捷性
不断丰富查询方式。实现在网站、自助终端机、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平台、手机短信、微信公众号、手机客户端(APP)等多种方式同步查询。截至今年9月底,网站访问457万多次,网站查询11万多次,APP下载9万多次,APP查询24万多次,微信公众号关注量7万多人,短信查询8万多次。
持续升级改造。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常态跟踪社会各界对平台运用的意见建议,并关注和吸收其他地区的经验做法,不断对平台进行升级改造。从2018年起把资金重点投向智能手机查询系统研发等项目,平台建成运行以来,先后投入460万多元对平台进行升级改造。
日常管理突出“四强化”
强化层级监管
出台《兴宁市惠民信息平台效能监察工作办法(试行)》,明确各职能部门职责。压实职能部门的“第一级监管”。各职能部门与各镇(街)抽出专门人力,成立惠民信息平台管理队伍,形成及时收集、整理、汇总、审核、录入、发布、更新惠民信息的工作运行机制。
提升政数局的“第二级监管”。该市政数局利用平台的电子监察系统,对各部门公开信息的录入、发布、内容、时限、回复、反馈和推送补贴短信及时性等情况,进行实时监察和自动预警、红黄牌警告,每月通报平台运行情况,惠民信息的公开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控。
强化纪委监委的“第三级监管”。该市纪委监委每月对群众咨询、投诉、留言等回复处置情况进行监督,及时掌握惠民政策落实情况,对群众投诉举报侵吞惠民强农资金的违纪违法问题迅速查处。
强化绩效考核
制定出台《兴宁市惠民信息平台绩效考核办法(试行)》,根据“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谁发布谁负责”原则,实行每月一通报、年终一考核,采用扣分制进行量化考核的办法,对各参与平台建设的镇(街)、职能部门进行考核,考核的结果与该市机关事业单位年终绩效考核相挂钩,对在推进惠民信息平台工作过程中工作不到位,情节严重,造成不良影响的,由该市纪委监委视情况进行责任追究。平台运行以来,共通报批评9个单位,谈话提醒12人次。
强化宣传推广
该市结合涉农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统一印制了《惠民信息平台使用手册》30多万份,采取逐一进户、公众场合张贴、微信群发布等形式,促进群众“懂平台、用平台”。
今年8月以来,围绕“每户至少1人熟悉平台操作、切实提高群众知晓率使用率满意率”工作目标,先后组织召开市、镇、村三级平台宣传培训专项会议,并采取“线上+线下”的推广模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政府网站、短信、微信群等多种媒介进行线上宣传和走家入户、圩日设点宣传、发放宣传手册等进行线下宣传。
截至9月底,累计完成501个村(社区)的入户宣传,经抽查回访群众1000户,知晓率达到86.3%。
强化监督贯通
该市纪委监委在开展日常监督或专项治理工作中,充分利用惠民信息平台大数据比对排查信息,为精准开展监督工作提供有效抓手。比如,该市坭陂镇利用惠民信息平台比对排查出辖内5个行政村共26名村干部侵占种粮直补款的违纪行为。
平台运行以来,累计监管资金40多亿元,受益群众1000多万人次,相关职能部门先后发现、纠正问题258个,完善相关制度68项,直接或间接通过平台排查涉惠民强农资金问题线索300多条。
【全媒体记者】魏丽文
【来源】客都清风
【作者】 魏丽文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近日,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发布了《关于公布广东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的通知》(以下简称“省级特优区”)名单,2021年省级特优区共计104个,遍及广东省18个地市,品类多达10余种。梅州市共有11个优势区入选,兴宁市兴宁鸽广东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梅州兴宁市围绕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力促产业转型升级“日新月异。”这是生活在兴宁这座城市以及外出返乡的人的共同感受。其一期工程酒文化产业。9月25日上午,位于兴宁市永和镇与径南镇之间的广东明珠养生山城高朋满座、热闹非凡。
1月16日,中国共产党兴宁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梅州市委常委、兴宁市委书记余其豹代表市委常委会作工作报告。报告中指出,建设“工贸新城·智慧兴宁”,打造梅州副中心城市,是兴宁新时代改革发展的新坐标、新定位、新使命,我们必须坚定目
兴宁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于11月19日上午在兴宁市会展中心胜利闭幕。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兴宁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市政府领导班子,以及兴宁市监察委员会主任、兴宁市人民法院院长、兴宁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梅州市
11月26日,兴宁市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任职暨市人武部领导班子调整命令大会在会展中心召开。梅州市委常委、军分区政委陈煜昌出席会议并讲话。兴宁市委书记宋才华兼任兴宁市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陈定鼎任兴宁市人武部部长。
4月21日,兴宁市工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在市会展中心召开。市委书记宋才华、梅州市总工会常务副主席刘仁忠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讲话。兴宁市委副书记、市长洪国华,兴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邓强,兴宁市政协主席陈日新出席,兴宁市委副书记袁勇华主持。
记者从这两份公示获悉,今年秋季起,规划设立兴宁市第一中学初中部,兴宁市第三中学改制成九年一贯制学校,旨在进一步缓解城区学校大班额。日前,兴宁市向社会发出《关于兴宁市第一中学复办初中的公示》和《关于兴宁市第三中学改制办成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公示》。
兴宁市,由广东省梅州市代管县级市之一,兴宁这里商业和交通业比较发达,有着“小南京之称”,这也是广东省著名的华侨之乡,在外打拼的同胞多达50多万人,2019年兴宁市完成经济总量约183亿元,常住人口约99万人。
为联系族谊,纪念祖先,不少姓氏建有祠堂,地点多集中于兴城内。[广东姓氏]每日一讲2000年兴宁市主要姓氏及人口分布《兴宁市志》第九节 姓氏境内各姓多聚族而居,有逾千以至万人以上者。每岁冬至日,各姓人氏齐集祠堂举行合族祭祀,祭礼庄严肃穆。
兴宁市委书记宋才华代表中共兴宁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向大会作主题为《传承红色基因 奋进生态之路 全面开启兴宁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报告。报告提出,综合考虑当前的发展基础和发展形势,接下来五年兴宁的主。26日上午,中国共产党兴宁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召开。
3月8日上午,兴宁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兴宁市市长洪国华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下一阶段如何持续奋进?南方带你千字速读兴宁市政府工作报告。南方带你千字速读兴宁市政府工作报告。一、2021年工作总结(一)经济运行持续向好。
6月27日,兴宁市人民政府与梅州联通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市政府举行,双方将在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发展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兴宁市委副书记、市长洪国华主持签约仪式并讲话,兴宁市副市长罗丽平、陈君溢以及。
经票决,以下10个项目为兴宁市人民政府2022年民生实事项目:一、提高低保、特困人员、孤儿基本生活补贴和残疾人两项补贴保障水平。3月9日,兴宁市第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人大代表们从12项民生实事候选项目中票决出10项民生实事项目。
#梅州市#兴宁(别名:齐昌府、循州)是梅州市代管县级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是广东省重点矿产资源市之一,素有“华侨之乡、文化之乡、足球之乡”之美誉。1、广东梅州市兴宁市自驾游,推荐兴宁市十大景点为:磐安围、龙母嶂、莲花寺、神光山旅游风景区、兴。
兴宁市委常委、市人武部政委蔡文健,兴宁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陈君溢等参加了会议,兴宁市人武部部长、征兵办主任陈定鼎主。3月11日上午,梅州兴宁市召开2022年春季征兵摇号定兵大会,采用电脑随机派号的方法公开确定了百余名入围新兵及分配去向。